20171126

用詞反映心態


  網絡常看到一個現象:不論男女,只要身材面容稍為出眾,傳媒總會加以強調,如美女教師、俊男警察,但像模特兒、明星,除非更為出眾,則不會太刻意,更多的捉長得醜的來說。另外女權風氣下,看到日本放送協會報道引用一篇統計,大致說日本議會女性議員比例偏低,在先進國中排名包尾。為何一些職業會定性為只有帥哥美女才可以做,為何一些職業一旦有幾好長得姣好就要煞有介事的去報導。又議員的作用是代議議事,選民應觀乎他們的說辭、政綱和經歷。何以性別會作為投票和文明先進與否準則,難道一大堆男議員為選民投票出來,為了顯得先進,而故意將部份得票較低的剔除讓女議員替代才對嗎。

  衍詞用字,素來是人類對自己心態的表現,你個人怎樣想自然會說甚麼話,如果覺得語句實不能表其心,自修練藻詞,以更能抒情達意,絕不容許為人玩弄。反之也時常觀察自己和別人平日怎樣說話,思考字裡行間之含意,多加鞭策自身。畢竟,語言是人傳達訊息的系統,訊息應該包含甚麼應由自己決定和負責,不應辭不達意,也不應誤導他人,因此不得不慎。

20171113

唯物「影」觀


   杜汶澤的《空手道》票房冷淡,首周三千,次周一千,戰績慘烈,連薪水都不知夠不夠發。為力挽狂瀾,在開始時已有一眾香港所謂左翼和所謂媒體撰寫影評,仍無助頹勢。觀乎這些影評,與其說是影評,不如說是借機自說自話。

  香港「左翼」影評總有同一毛病——硬塞。胡亂評論、故弄玄虛、穿鑿附會,誓將普天之下看中的電影都服膺於自己的符號世界。通篇文章總是附上一大堆自家製的標籤,有時甚至文章和電影根本兩回事,讀來認識不到作品。此病弊在太散亂和缺乏全局觀。寫手依賴自家符號系統至無視語境,認為只要出現某物就即依從系統表達某義。亦會試圖穿鑿某些情節跟甚麼事件有關,如說某段在反映作者內心深處的甚麼慾望,這場打鬥反映人類自古以來的野性等等。一般影評會從整體去講「電影主題為何,拍攝手法如何」,但他們總是在講「電影裏出現的都在反映甚麼」,彷彿電影本身不再重要,其解說亦往往不能歸納作品的水平。

20170729

月記:發現

  停了一小段,其實也沒有停到。

  又是工作的關係,之前去過一間公司做編輯助理,為他們的專題研究做了好一翻的工作,因為後續部份聘請不到人,做完離開之後又被抓回去做。近來做編輯很不容易,再不是只有將資料編來編去,還要做網站設計、資料搜集、數據統計、文案和翻譯。以前編輯是團隊,當中由多人分工做各樣事情,今日這團隊要做的事幾乎要由一人去負責,一手一腳湊大。這樣的改變,令一個人作為編輯同時所需的技能太多,踫到你不懂的事情也責無旁貸,絲毫無喘息機會,來到這社會也沒有給自己的特殊賣點,因為外間要找的都是無所不能,能一人扞起所有人工作的萬能俠。

  這段期間其實有按進度不斷寫文章,一點一滴的累積起來。因為工作太沉悶,看了幾部「大河劇」、幾齣日本電影,讀了幾本古書來調劑自己,又偷寫了幾篇文章。中間去了書展,也有些少感觸。儲起來的文章會陸續公佈,其中看了由渡邊謙主演的經典大河劇《獨眼龍政宗》,大抵寫了十篇文章,但因為被緊接而來的《葵德川三代》震盪了腦袋,所以還要做一些整理。 

20170716

今石洋之從《FLCL》出發的盜國之路


  OVAFLCL》(フリクリ)在二零一五年版權售予以押井守為首的「Production I.G.」的兩年後宣布會推出第二部和第三部。對於《FLCL》,一般受眾的印象都是「莫名奇妙但有趣」,曾受歡迎一時卻講不出個所以然。關於此作,我想寫寫這部「奇作」背後其實隱藏着的動畫貢獻。

  今石洋之首個參與的動畫作品正是一九九五年開始播放,庵野秀明的《新世紀福音戰士》(新世紀エヴァンゲリオン),當中擔任最後兩集動畫的製作,之後在九七年大為活躍,插手過近十五部作品之後,稍事休息一年,而後再恢復過來。二零零零年,出品OVA作《FLCL》。

20170712

[影評]徐克《笑傲江湖》系列(下)乘風破浪的東方不敗



  《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一九九三年)全片一零七分鐘。第二部為全系列最具人氣之作,而且比起前作更具影響力。因為第一部謂九十年代武俠奠基之作,第二部則是九十年代特效奠基之作。本文主要想比較兩部作的優劣,首先會針對第二部的優點,再講為何比較喜歡第一部。


  第二部《東方不敗》的故事相對較跟隨原著。第二部講述,華山弟子一行相約與任盈盈等人會合,期間令狐沖應任盈盈所託去拯救其父任我行以助復教,結果發現扶桑國和日月神教之間的勾結陰謀。電影主要角色經過更迭,除了藍鳯凰繼續由袁潔瑩飾演之外,轉由李連杰飾令狐沖、李嘉欣飾岳靈珊、關之琳飾任盈盈,另外要角有由林青霞飾演的東方不敗、任世官飾任我行、劉洵飾向問天、余安安飾詩詩(原創)。 

20170711

[影評]徐克《笑傲江湖》系列(上)波瀾壯闊的武俠經典


  徐克拍過《笑傲江湖》系列共三部。分別是《笑傲江湖》(一九九零年)、《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一九九二年)和外傳《東方不敗之風雲再起》(一九九三年),此系列與原著大相徑庭,故事順序改頭換面,除了增加原創要角,原有角色性格多經大幅修改。因此即使有沒看過原著,也沒多大影響。而當中以第二部人氣最高,與第一部都是九十年代武俠片的典範之作,但以我看來,第一部才是最好看。偏偏第三部水平低落,不能與前兩部相提並論(因此本文只集中首兩部作)。

  第一部一百一十六分鐘,講述林鎮南因為偷了葵花寶典而被朝廷追殺,華山派受託救援林家,卻演變成東廠、華山、嵩山和日月神教的四派大戰。電影由許冠傑飾令狐沖、張敏飾任盈盈、葉童飾岳靈珊、袁潔瑩飾藍鳯凰。其餘要角還有劉洵飾廠公古金福(原創),張學友飾太監歐陽全(原創),劉兆銘飾岳不群,元華飾左冷禪。第一部特色在於劇情「波瀾壯闊」,以及角色「均衡」。

20170708

熱時投稿(2)木棉



後記:
第二篇投稿,這個月希望能投到三篇稿,這是第一篇。之後盡量能平均每月兩篇投稿的節奏。

這次題目是「木棉」。是要應年年都有香港人討厭木棉而欲除之而後快的新聞,說說今人不識木棉之好而寫。木棉又稱英雄樹,好比日本的櫻花樹來象徵他們武士道,木棉樹就是華夏文明裏的英雄道。時下香港人只苟於當下,心裏已喪失那顆英雄魂,不禁想抒發一下。

文章一改以往,數字改成中國數字,目的是不想抄得過癮而已。之後兩篇一篇是書評,一篇講神話。

20170705

月記:乘勢



   今個月月記,還是先報告。日檢考試已然,考完就是先做一點整理,打個盹。然後馬上準備下一輪和其他重要事項。

  講到七月,香港有書展。香港書展是本人循例必去的活動,主要是為買平時較難買的書,還會添購一些書店遇不到,網店訂不到,大型書店賣光的倉底貨。不過近來為了學好日語,中文書反而少買了,改買日文書,這趟書展會盡量買回一些想看的中文書的。

  那好,到要匯報一下關於網誌的時候了。

20170703

翻譯練習#1 [新聞]辰巳由紀<日本之中期防衛計劃 敗政制約是「最大敵人」嗎>

Newsweek 日本版 2017年73<日本之中期防衛計劃 敗政制約是「最大敵人」嗎>
原作者:辰巳由紀(美國史丁遜中心主任研究員)
http://www.newsweekjapan.jp/stories/world/2017/07/post-7902_1.php

  自民黨的安全保障調查會6月,交出下期就「中期防衛力整備計劃」(2019-2023)的中間報告提案,最終報告會於2018年春提交。

  自民黨報告要點有二:首先,自民黨要求政府檢討「敵基地反擊能力」。第二,提議參考北大西洋協約國將防衛支出上限升至GDP2%,認為作為防衛預算是必須的。除此的優先課題亦包括獨自開發早期警戒衛星,以及談到自衛隊的網路攻擊能力。

  自民黨提案以外,還有提交兩份相關重要文書,一篇名為《防衛計畫大綱》,記錄歷年中期防衛改訂時議論提案的資料。例如自民黨在20136月時提議,不只現行的防衛大綱和中期防衛,還對安倍政權的國家安全保障政策方針有莫大影響的提案。

20170622

世界的悲愴


  近來空閒比較易整合,讀了一整本世界史。閱讀世界史可謂自中學時的宏願,那時買了本大陸譯本的,詳細不大記得,一來太多外國的之乎者也,二來翻譯很糟,看得頭昏腦漲,由中學到大專數度挑戰不成,乾脆平價轉讓。這次買中,順暢多了。我買的是威廉.麥克尼爾寫的,然而它不是特別好看或有甚麼地方值得舉出來,這次並不是要推薦給大家,而是從中多少有些感受,想借題發揮而已。

日本文學史讚:百年不成,千年


  無論此前讀了多少古今不同類型的日本名著,始終都想讀一讀日本文學史。因為我想知道日本文學發展的脈絡,觀察小國的人們如何發展他們獨有之文學。 

  中日韓孽緣之始,以前和漢族接觸的人不過是收到盒子而已,打開它的還是聖德太子。日本遺使不過七次約二百載,但中止後隨即劍指逐漸衰弱的唐朝,之後稍事休息到戰國時又出征了,再到清朝甲午戰爭終於成功。日本對中國一直有盜國的野心,這種執念長達千年,今日從我們的角度會認為日本很可惡,但從日本人觀點卻相反:如果不做點甚麼遲早會被中國「吃」掉也說不定。尤其在日本文學史上不少作家都懷抱着這樣的心情奮鬥着。

  日本一直沒有文字,人們靠口傳和圖象記錄和發展文明。當帶着遠較複雜的華夏文明回來,很快就消化不良:文化排山倒海湧入,令貴族依存,文化幾近失去步調。就和中國周邊其他大小國一樣,即使強大如蒙古和女真,當他們成功侵佔中國後都要思考應接受華夏文化到何等程度就該止步的問題。

20170616

月記:挫敗

  又消失半年。先交代一下。半年前,我發下豪言會不斷更新網誌,結果又和過往情況下,每發誓言就人間蒸發。為免再有同樣事情發生,我還是不給這種壓力自己了(笑)。

  所以消失,是因為有了新的工作。然而這份勞動工作所帶來的疲勞太大,加上我同時自修一些課程,重重夾擊下令我無法擠出時間好好寫文章,當然這是藉口,請不要相信,認為由於我懶就好。而最後我還是辭職了。當中包括了各種原因,但我以為就此作罷好了,我不打算講每間公司的是非,最多就是化成若干的例子穿插在我的文章裏,是否我的真實經歷就由各位判斷。能講的原因是我並不適這種工作,並不是能力未適任,而是發現當實際做過與自己專科無關的工作時,就會懂得去珍惜它,這種難受的挫敗感一直纏擾着我,令我胡思亂想,最終還是自行告退了。不過我亦感謝這間公司,它給了我很多靈感,還有它證實了我很多閱讀時的想法,令我對一些事將會較有把握去講。(辭職之後還有一些時間,不過因為一些政治事件頗令我傷心,所以需要沉殿一下,當然這是藉口,請大家認為其實是我懶吧)

[宅評]押井守文明觀小品《天使之卵》



  《天使之卵》為1985年押井守和天野喜孝合作出品的OVA,全片長近70分鐘,有一部動畫電影的長度,以當時動畫質素而言為大製作。作品為超現實故事,講述在一座廢城裏守着蛋的少女和背負十字架的少年相遇之故事。當中以聖經象徵和隱喻表達文明當到達盡頭時就需要認清現實,使其蛻變成新文明,才會繼續邁進。這時候日本動畫正處成長期,由80年代到90年代為止,日本動畫業界積極自行研發技術,向世界級動畫為目標邁進。天使之卵為發展初段的一代表作。

20170106

請讓兒童好好長大


  林格倫的《長襪皮皮》(Pippi Långstrump)和《淘氣瑪蒂》(Madicken)是姊妹作,也是代表作。前者說獨居,天生怪力的皮皮和一對兄妹的相處,後者是作者經歷改編,說姊妹中的老大瑪蒂入學長大的故事。今日之人多稱頌林格倫對兒童獨立人格之珍視,而我從這兩部作多看出她對兒童成長的關心,尤其現實方面。兩部作品已經是好幾十年前的作品,但我認為仍意義重大。

  《長襪皮皮》是妖精類童話,它和諸同類作一樣暗示着兒童長大不再幻想的悲劇。主角皮皮言行怪異,但總語重深長,因此初期常淪為笑柄,是她珍視友情一面令她慢慢成為中心。皮皮的瘋言瘋語其實是小童常有的幻想,只是在故事裏都設定為事實,如皮皮強調的海意指外界,父親做海盜實指上班,一個人出海不回又指長大。而妖精故事時有幻想毀滅的暗示,如《彼得潘》(Peter Pan; or, the Boy Who Wouldn't Grow Up)云:「每人出生都有妖精,但當人不再信有,某處就有一隻妖精死去。」《長襪皮皮》結局一違往常歡樂,難得以配角兄妹為視點,哥哥問皮皮會否消失,妹妹答只要相信她存在她就存在,而住在對面的皮皮凝視房間爉燭,然後突然吹熄,故事如此以皮皮會否消失話題下於黑暗終結。皮皮和彼得潘都是碩果僅存的幻想生物,他們因越來越多小孩早早不再幻想而瀕臨絕種。

小書(1)把學校教的翻新於職場上——《讓英文瞬間變強的101個動詞》


  阿部一是應用語言學者,本身也出版許多標榜輕鬆學英語的書籍,但臺灣代理這本是第一本。它的出版社采實文化多賣與職場、親子、藝術、園藝、健康等有關的書,近來卻引入起講自學和學英文的書,其中後者出了兩本,於是我挑了這本一讀,發現相當實用。

  這本書以即將或初入職場者為對象
,為其學職場英文的入門。作者發現他很多學生,少時教師少有解釋詞語語源,也沒告知生活英語和職場英語之別(或他們沒留意),導致往往一入職場,到要用英語時就近乎空槍上陣,只會用think, take, make這些簡單詞語,結果慘不忍賭。

  作者主張職場判斷人用英語是否專業,最先會注意動詞是否用得得體。而且最常用的動詞在教師多數已經有教,只是沒點明清楚。因此建議先從動詞強褓,矯正大家對它們的看法,以讓人留下知書識禮的印象。

  全書約七十篇短文,每篇以一兩個當下常被誤以為難用,但實是職場常用的詞言為題。先舉例句,而後道出一般教育和職場用法之分,語源和特點,以及同場合不應該用的用法,偶爾亦會多舉些同義但不同力度的詞語供替用。這些詞語一般讀書時都會學到,讀者不需背誦很多新詞,而作者強調它們看似難用,但於職場是常用且表現紳士。即讀者幾乎不用學新詞,反而是翻新舊詞,使它們終能派上用場。因此也無需記很多單字,就可以先大為提升水平。除此書中亦另載有幾篇專欄,如教授以後應學習甚麼,供讀畢此書的人參考。

20170102

(投稿)【幸盛:窮得只剩信念的伊達邦成】

原定用的圖
(原文在下)十二月後旬投稿的,目的想寫寫自己水準。原文是想和葉定仕那篇相輝映的姊妹篇,葉定仕享盡榮華富貴但為信念打回原形都在所不計,伊達邦成雖墮地獄但因信念慢慢爬回人間。兩篇是相對而相通的勵志文,原意是想作年尾的禮物,如今年尾一篇年頭一篇的一光一影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