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1

[影評]徐克《笑傲江湖》系列(上)波瀾壯闊的武俠經典


  徐克拍過《笑傲江湖》系列共三部。分別是《笑傲江湖》(一九九零年)、《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一九九二年)和外傳《東方不敗之風雲再起》(一九九三年),此系列與原著大相徑庭,故事順序改頭換面,除了增加原創要角,原有角色性格多經大幅修改。因此即使有沒看過原著,也沒多大影響。而當中以第二部人氣最高,與第一部都是九十年代武俠片的典範之作,但以我看來,第一部才是最好看。偏偏第三部水平低落,不能與前兩部相提並論(因此本文只集中首兩部作)。

  第一部一百一十六分鐘,講述林鎮南因為偷了葵花寶典而被朝廷追殺,華山派受託救援林家,卻演變成東廠、華山、嵩山和日月神教的四派大戰。電影由許冠傑飾令狐沖、張敏飾任盈盈、葉童飾岳靈珊、袁潔瑩飾藍鳯凰。其餘要角還有劉洵飾廠公古金福(原創),張學友飾太監歐陽全(原創),劉兆銘飾岳不群,元華飾左冷禪。第一部特色在於劇情「波瀾壯闊」,以及角色「均衡」。
   劇情鋪陳三部曲均同一套路:開首小段帶出大敵、不同路線的鏡頭、人齊即大戰。第一部故事由東廠和令狐沖兩條線相交替,兩邊要到最後才正式見對方,但就凝造兩者互相追趕的感覺,也讓觀眾去看他們如何見招拆招,破解不同謎團。三部作所埋下計謀都相當龐大,第一部是爭奪葵花寶典。東廠想尋回被盜去的寶典,但不想鬧大以致失勢,於是盡量保密,又一直找不到,結果惹來各路注意。因此雖然鏡頭只有兩線,看着各派行蹤顯現,最初已經很大的問題仍不斷膨漲,令電影越有張力之餘,謎團也越有吸引力。有異於其他電影般的見步行步式,而是從一開始已經先出謎題,然後不斷抽絲剝繭。

  除此,徐克如同其他武俠作家,運用到「客棧」優勢。客棧在自由,一個偶然,四方群雄匯集,無需多少鋪排就能迎來高潮佚起的龍爭虎鬥。而《笑傲江湖》的客棧不是真正客棧,而是劉鎮南的府邸。故事序盤講東廠消滅並佔據了林家,林家就成了廢屋,也成為了各派周旋的中心。電影無論謎團還是場地都以林家為中心,非常明確。故事情節均稱,不會有過長或過短,一件件環繞着中心的事件發生。

  而令這種劇情更有效果,少不了拍攝效果。首先是外景拍攝。第一部的室外場景相當少屬廠景,山景就到山去拍,水景就往水邊拍,盡求真實感。當中僅少數夜景是在廠內房拍攝。第二是徐克式的特效。但這在電影的大半部份都少見的,故事設定因東廠想保密,華山要隱密,所以盡量不主動打鬥,當中只有一兩場小鬥而已。這也是為了鋪排結局,也是電影中一大經典部份,就是超長的結局。

  港產片結局總是很短,一來要把精彩鏡頭壓縮在最後幾分鐘裏,以求精彩奪目,二來要節省時間以塞入更多情節。然而此作結局長約四十五分鐘,佔全片三分一。結局講令狐沖被太監歐陽全毒害,結果在任盈盈救治時嵩山派來襲,之後到尾幾乎就是鬥智鬥力的劇情,先是神教和嵩山派比拼輕功和暗器,然後是華山派和東廠智鬥,再是兩派大將戰,再來是神教和華山聯手對付東廠,最後為令狐沖和岳不群的師徒決戰,中間幾乎沒有停頓位置予人喘息。而在這數十分鐘集中表現不同武打特效。種種鋪陳,造就了波瀾壯闊的好戲。

  選角方面,徐克人選相當精準。另外對原著做了很多修改,我認為有好幾點令故事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修好了,劇情因此更圓潤,甚至改得比原著通順。另外,此作角色有紅花綠葉設定。要角性格形象成雙成對,主角帶起氣氛,配角不會喧賓奪主。如瀟灑令狐沖配癡迷岳靈珊、穩重任盈盈配奔放藍鳯凰、老練古金福配野心家歐陽全、偽君子岳不群配真小人左冷禪。當中大放異彩,為人深刻者即令狐沖、歐陽全和藍鳯凰三角。

  徐克版令狐沖是個瀟脫之人,充滿俠氣的許冠傑是不二之選。許冠傑全程展示如何險中求樂、快言快語,全片令狐沖的衝突在於沒有知己,令狐沖想快活,但嚮往者不敢靠近,老江湖甚為不屑。和原著相異,小說的問題太拖泥帶水亦欠說服力。金庸在《笑傲江湖》的問題在又要寫主角瀟灑,但卻總將之置於不方便的位置,寫不出瀟灑,卻寫出了頭笨牛蠢馬。徐克把劇情次序做了整理,把令狐沖的瀟灑加重,但不是一般樣板角色,而是會一邊走一邊思考的人物,格局變得有條理明快得多。

  張學友飾演歐陽全也是重點角色,他同時也是小說裏後期林平之。電影裏林平之早就遇害,歐陽全就假扮林平之,以探聽葵花寶典。張學友一般飾演諧角和正派,但一演聰敏、急功近利的反派也甚為出色,一方面表現牙尖嘴利,同時也要襯托古金福的老奸巨猾。故事中他要表達的感情面也最多,如裝喪家之痛、奸計得逞的喜悅、對廠公的畏懼,還有最後漁翁得利的驚喜之色。

  而在電影還有令人喜出望外者是袁潔瑩飾演的藍鳯凰。藍鳯凰也是金庸敗筆:屢次想讓她有些表現,結果虎頭蛇尾。而徐克將藍鳯凰改造,削去五毒教教主身份,功力也削弱了,而寫成一位在私豪情奔放,在公有勇有謀之策士。一面反襯任盈盈的穩重,一面自身亦表現醒目。藍鳯凰的戰鬥集智勇於一。電影用反差法,先讓她表現不守教規胡鬧,在和令狐沖對打中狼狽落敗的一面。才讓她在和左冷禪、古金福和岳不群三大頭目都有對陣場面,而且每次都有作為,看她如何以智取彌補武力不足,令人對其實力更為肯定。

   其他角色亦非乏善可陳。劉洵作為徐克御用,演一個老練太監無可挑剔。張敏演沉穩的任盈盈。左冷禪和岳不群奸惡和虛偽的強烈對比都是充分表現出來。

  論到故事,表現感覺也和原著不同。原著表現充其量是主角眼中的江湖。徐克集中江湖本身,令狐沖只是江湖的過客,徐克把不同角色對江湖的不同定義都表現出來,如江湖意義,對任盈盈和古金福分別是族群和權力責任,對左冷禪和岳不群是霸業,對歐陽全是純粹利益。江湖不同面向都在電影表現出來,也借此描寫各角色的感受。

  另外也限制了令狐沖的實力,也是超越原著之處。金庸總會因為維持連載總把角色描寫過強而不能收尾。徐克始終沒把令狐沖寫成所向無敵的人物。這樣做才能把令狐沖退隱一事顯得有說服力,也不易令觀眾抽離。因為原著最後令狐沖所以能退隱,是已經明暗兩勢力歸心,身懷絕世武功,也剷除了所有敵人,同伴也有其安樂窩,這樣的他退不退隱也沒分別了,連「江湖」都被他收拾了,歸隱動機變了怕麻煩罷了。而電影謹讓令狐沖因得獨孤九劍而剋制岳不群,實際各魔頭都勝過令狐沖,到結局,令狐沖成為朝廷眼中釘,華山弟子因師父流離失所,從此中原再無安身之處,由於江湖不滅,所以退隱就有需要,主題也留住了。

  如果要挑美中不足之處還是有的,那就是電影裏定得太死的分支太多,以及藍鳯凰的設定,令第二部劇情鋪排有困難,前者如歐陽全得到葵花寶典後逃脫,後兩部這角色也全無音訊;還有開初講寶典一直收藏在宮中等等,這些在下一部作《東方不敗》裏難以銜接,因此下一部會被人詬病連貫不足,和第一部是有關的(港產片要有片酬,片商會參考大眾,這方面第一部是成功的,但諸事不順檔期不對所以就出事了,港產片經營不易,所以這種錯失基於體諒不會當一回事)。後者藍鳯凰的策士形象實際和任我行的策士向問天相衝,可視為親子兩代的趣味相投,但在電影裏兩者形象是相似的,這也是她在下一部被賜死的可能原因。然而以上這些缺失都是和下一部的銜接關係,僅將這部獨立看待就無需顧量,同樣觀賞第二部也應有同樣看法。

  《笑傲江湖》第一部就是這樣的作品,它精打細算,無論劇情、主次、戲份、武打動作都經過計算。而這樣不會打散節奏,反而用以壯大佈局,最後一氣呵成,演個痛快。另外,故事內容也不受原著束縛,突圍而出。此作稱為九十年代香港武俠片中,承先啟後的奠基之作可謂當之無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