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31

翻譯練習#2 HUFFINGTONPOST<流感襲來,日本失去了的集體免疫?>


原文:《インフルエンザ大流行。日本から失われた「集団免疫」とは?》

感冒現正大流行。

厚生勞慟省在一月二十六日統計流感狀況,發現全國患者達二百八十三萬人,此結果從一九九九年以來最多。而導致要一度中止學級、學年甚至學校的保育園、幼稚園及學校之數目,到二十一日為止的一星期間達七千五百三十六間。

就流感經常有「集體免疫」之說,此話又何解呢。 

20180128

伊達政道

電腦遊戲《信長之野望:創造》裏的伊達政道

  日本戰國眾謎之一,就是伊達政道的死。他的死因並無懸念,奧州歷史到了這田地他必須死,否則整個伊達家都要改易。政道無緣踏上政治舞台,在政宗最艱難同時最輝煌的六年裏彷彿不存在一樣,但他的命運最後卻與整個奧州相連,以致需要犠牲自己來換取伊達家以至奧州的未來,他的登場就只有那一刻,那一刻卻為一生最燦爛的瞬間。
解謎先要從已知的情報入手,現在我們看看伊達家家世。

  伊達政道就是伊達政宗的弟弟。他的生年已經是一個謎,有多種說法,大抵就在一五七年前後。

  一五八四年,伊達輝宗讓家督之位予政宗,為其政治生涯開始,但這決定本身是為迴避不和。因有別於前代的植宗、晴宗、輝宗的懷柔政策,或因輝宗過去與織田信長交好,以及作育英才的方針,為政宗選了不少優秀老師,政宗長大後成為好勇鬥狠的野心家,而且這點上輝宗不單沒反對甚至非常器重,令伊達家部份家臣感錯愕,繼而想改推舉次男政道,但輝宗卻以馬上讓位來表態。

20180127

反普試風波——下棋人和棋路


  近來香港為人注意除了鄭若驊,還有浸大普通話試。事源浸大規定普通話課國外和大陸學生可以豁免,唯獨香港學生想豁免就要考一個嚴苛得連大陸人都未免過得了的普通話考試。浸大學生會抱不平上語言中心投訴,派十多名學生在走廊席地而坐塞着通道,期間說溜了粗口,就被人用這一點報上新聞,會長難耐輿論道歉,後遭停學。粗口於此事實近乎無關,越執着於此只會距原委越遠,學校如此處分亦過份,說成學生會錯失在粗口亦將事情看得太小。學生會此行歸根究底是錯估形勢,而且是歷史使然。

  因為抓到的正是全校學生代表,事件令學校可將他們一網打盡,實無比王將在沒保護下送上門令人垂涎欲滴。只是普通學生或有機會再斡旋,但最高代表受罰,若就此下去,同校學生以至全港學校都可以此為例處理,香港學生運動史可告終結。學生會行徑最後就迫死自己,如今近乎退無死所。之後會長一度試圖等大眾聲勢來救,但媒體炒賣事件,輿論早就徹底失焦。會長見敗只有公開道歉,任由校方處置。及後會長受BBC訪問,還答得一塌糊塗,彷彿還未知自己犯了甚麼錯,旦求自保,甚麼後果早已不管。BBC作為外媒可相對持平報導,但會長本人不合作那就返魂乏術。觀乎學生會做法,大致可理解學生會的態度仍停留老舊時代印象。 

20180123

線上付費遊戲之不連貫與遊戲行銷


  課金遊戲看似賺錢,因為這總能吸引一些好事之徒為了吸引目光而大灑金錢。他們在自己網絡平台直播給觀眾看他們怎樣一擲千金,嚴格而論就是將遊戲博彩意味之處直接變成真正賭博。這種風氣也造就更多享受花錢抽獎來排解壓力的人投入遊戲,遊戲公司當然無任歡迎。因此市面也衍生一大堆無視遊戲品質,專為給人花錢抽獎而存在的爛作。但這無疑會成惡性循環。

  課金遊戲和一般電子遊戲遠大不同,就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甚至遠超以往線上遊戲的成本負擔。而要負擔這成本之餘還想賺錢,少不免要用些非常手段。

20180122

用典該當承先啟後——淺論日本梗番



日本有種作品體裁謂「梗番」,「梗」即「哏」,亦即「用典」。「梗番」為大量引用典故來搞笑的作品,其量雖然不多,但遍及小說、動畫和漫畫。梗番並不只有日本,歐美現今都興起用典的潮流,先是電影,現今劇集皆如是。

日本例子如輕小說《美少女邪神》(はいよれ!ニャルこさん,二〇〇九至二〇一四),算是日本梗番一詞成名的開山作。通篇故事由女主角封面動作到字裡行間都有典故,每卷卷末更會附有數頁註解。故事雖人氣到可改編動畫,成一時佳話,但從劇情論之其實很爛,每集都重複表面有外星大陰謀,背後卻異常愚蠢兒戲,外星人大都愛好和平。一卷尚可,持續十二卷就不可以了。故此此作開了山就遭抛諸腦後。

此後,梗番這術語在日本抬頭,只是始終無法成流行體裁,經典梗番更少之有少。此乃因為熟成佳作甚少,難以帶起風潮。第二,梗番要大量用典,用典考作家功力,要一部作品每集用數以百計的典就要用百倍功力,而且用典同時也要兼顧作品本身,深明此理者自然不會參與其中。

20180105

從天下人對決思文史之別

  每十部文學作品,差不多就有九部將柴田勝家寫成滿腦戰鬥的白痴。二零一三年三谷幸喜的《清須會議》就以有各種鮮明形象的群像去詮譯一場僅用幾日時間決定誰為天下人的會議。故事結末以羽柴秀吉一方佔去優勢,原來勝家之所以失敗也因為自己過於人物,大多勝利方在劇情後部在背地都有另一重人格,意味着城府深的人才能生存到最後,像柴田這種顧着打仗不識時務的武夫只有落敗收場。換言之,這是一部講正統的奸人和講道理的白痴之對決。

  此作雖為三谷名作,也在其喜劇特色有所突破,但故事其實講不通。因為劇情中勝家的道理、為織田家傳續,用局勢角度考慮,柴田一方有絕對優勢,《清須會議》在議論加入了現代辯論的要素,最後居然以秀吉打感動牌訴諸大家對織田信長崇敬,所以尊重嫡傳傳統,許三法師做日後繼承人,突兀牽強。會有這樣失誤,是因為這場會議的勝方秀吉除了有三法師之外,還有另一關鍵,就是討伐明智光秀的戰功。因此戰績和大義名份俱備下使其有決定權,並以此作跳板飛昇。但若三谷跟着這理由走就會因沒張力而寫不成小說再自己拍成電影,私以為這使其要另闢溪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