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23

生活規律雜談


  每逢年尾都是我整頓房間的時候。我才不是一年才收拾房間一次的人。很早之前我就每日花五分鐘去做,我發現即使如何搗亂,都不會令佈置變得更亂。只要維持這習慣,房間就能一直整齊下去。
年尾整頓是去舊迎新,調整房間格局和佈置,以及清理雜物的定期翻新。

   收拾房間和變革原理出奇相似:兩者都受對象多寡,還有主事者決策力和膽色左右。簡單而言若一場改革所觸及的既得利益者太多,其勢力牢不可破,會易令變革者氣餒。不過如果後者行事徹底卻武斷胡鬧,那只是為局面多添一個暴君,就算表面威風,也是把問題改換樣式,情況越加惡劣,遲早一發不可收拾。同理,一個人不願執拾多半因為雜物多得令人咋舌之故。沒迫自己定期整頓的人習慣待太難看才執拾,結果要麼因為時間成本超乎想像往往中途而廢,要麼因為平日揮霍入手太多不同類型的東西,加上性格優柔寡斷,拿起甚麼都會想到各種籍口放下,商品只入無去,自己空間越來越小,自掘墳墓。相反,遇上決斷但缺思考力的人,不是亂丟雜物偏偏把重要的都混進去丟,就是把雜物硬塞藏起,眼不見為乾淨。不過當然一房之事相對政治固然簡單太多,政治所及之人更不是雜物,政治家也不應如此看待他們。此例僅就變革過程和變革者關係而論,想講的都是規律對人的重要。

  對於規律我會粗略分成自定和外定兩類:自定指自己規定的紀律,外定指外界如社會規定,或放任讓我欲驅使而執行的紀律。舉例而言,哲學家康德正是紀律嚴明的人,他規定每日要在指定時刻在甚麼地方做甚麼。然而他愛芝士三明治愛得難以自拔,晚年的他因為吃太多而中風,不斷偷吃而病逝,這就是不抑制我欲的後果。前者就是我定,後者則為內定。不過,人世間並無真正的迫不得已,無論哪種都基於意志,因為最終決定權永遠在你,責任始終有多少是你的。

  規律為何如此重要?因為它可幫我們檢視過去,讓我們容易按預想規劃人生。由於人性本懶,我們無法保證醒着時一直清醒,反而經常一清閒就會晃神發呆,如此每日失掉時間往往可以以數小時計。這是因為我們沒為自己養成一些習慣去限制自己,而且自限不但是讓我們天天都能最少能做限量的工作,還能使我們借此計算自身每日失掉的時間,從而多加運用。

  近月香港中文大學公佈研究,指發現吃早餐的學生比沒吃的考試成績較好,由此推論吃越豐富早餐越能提升作業水準,結果實驗香港淪為了笑柄。一方面這讓受功課困擾的親子和過來人以為這實驗是在為其貼金。另外,成績得分因素繁瑣,單以早餐而論亦實在武斷,而且香港一直通貨膨漲,很多香港人一日只食午晚餐裹腹,這實驗對他們而言似嘲諷多於建議。

  不過事實是問題並不在實驗,而在那些科學家捉錯用神,因為重點並非早餐營養,而是它能補充體溫以回復狀態,讓人吃後可以如常活用清晨。話說在事件前幾星期,某日我在做着日檢模擬卷時,讀到一篇它引用真實的文章提到日本科學家早就做過這實驗,他們都找來兩批學生讓其分別在有吃早餐和沒吃下考試,結果兩者平均值有幾分之差,而且有吃比沒吃的人體溫都較高。他們以為人睡眠雖有散熱和減壓之效,但往往翌日會因排熱而令身體沒足夠體溫運作,因此人要靠早餐熱身恢復水準。這也解釋到為何少年人喜歡熬夜,老人時常早起,因為事實並沒夜貓型,只是因為他們沒吃早餐。由於年青人少顧健康,經常午間才進食,令整個早上都在發呆,還有晚來後悔自己浪費太多時間不去工作,於是猛灌咖啡和特製飲食,如此漸漸產生是自己夜貓不適合早上工作的錯覺(多數人也知道或最少聽過早起工作較精神之說,那其實是以有吃早餐為前提)。而太晚睡又會把生理時鐘推遲,甚至乾脆吞沒朝早去上夜班好了,但這樣更令自己沒檢視的機會。最後當我們年紀大病痛初現時,就會察覺問題,吃回早餐和做早操,把生活重新矯正,並苦口婆心教誨後代注意健康去奪回生活。

  也就是說,自我規範就是用時間制約換取時間,讓其更為我所有之法門。這不是指外定必然是壞的,而是要經自身意志考量,認為適當才外判出去。好比甚麼都交由人決定,最終自身完全由外界支配,相反甚麼都想管,就算都是自己的事這樣不是人人都受得住,難保他日會神經衰弱。因此重點是根據個人目標,再分清要掌握多少時間再如何做,而不是迫每個人都要做工作狂。而且要掌握一項活動也需要相應知識,如果和自己目標無關,又無害自己的事,交給他人做也可以。好比去旅行時有沒跟導遊一樣,旅行團限制在於它規定你甚麼時候要去甚麼地方,但信譽良好的公司有各種保障和參觀權限,且能給你清晰的指南。相反如果第一次就自己去,你或會搜羅資料至頭崩額裂,不熟地道文化和交通而亂走,遇險不知自救竅門。與其起初就負擔如此多風險,不如找好友或導遊幫忙更好吧。

  世間所以存在我定和外定兩種而它們會互相對抗,正因為我定有限而外定無限。畢竟我們不是也不應行專橫霸道,遠者如社會文化和法律,對不公平要據理力爭,但必須公正持平,以非僅為個人利益而反覆無常。近者如我們生活本身也有不同圈子及其成員,他們的我定卻是我們的外定,而人皆如此就需要互相體諒。因此無論動盪還是繁盛,人多少都要妥協的。但反過來說,一個人也無需要全盤奉獻犠牲,作為一個人,也要有私人空間。而我體諒別人的同時,別人也要稍稍體諒我。因為我也有我的人生,我的付出是為我珍視的事物而戰,這是基於我自身意志決定。因此,我們要學會知道甚麼才有益於己,而後掌握我手邁步向前。

  除此以外,規律之重要還有一個就是踏實感。理所當然,我並不是只有收拾房間一種習慣,除此還有種種自定的小誡律。好比儲錢期間亦然,每兩星期最少也要吃一次美食,偶爾也要寫寫文章,每月要看最少二十本書等等,要如此限制自己,目的是要培養品味。就以吃美食為例,所以要尋味,是要保養味覺,我會藉閱讀烹飪書和參考書學習廚藝知識。一個人只要不刻意找,就會慣吃其中幾道菜,而且不刻意分清,也會被店家控制口味。比如香港飲食往往偏濃,香港人不自覺吃得濃,慢慢就吃不了清,但這毫不健康,老來就自知禍福。而我這樣做就是要保持口味不會退步,還會不斷追求,更重要是確認自己還知道每一口在吃甚麼,是苦是甜,這道菜划不划算,這張嘴到底是店家的,抑或尚是我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