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16

太宰治不易做

  近來在讀太宰治,讀到一篇叫<鏗鏗鏘鏘>的短篇小說。講述一位做軍備生產的二十六歲技工聞訊天皇投降後,以為要和美軍死戰,結果軍隊解散此後蒙上陰影,從此每當有事為之雀躍時,都會聽到退役前工廠拆卸鏗鏗鏘鏘的聲響,並對事情喪失興趣鳴金收兵。他寄信給太宰治問到底所為何事,卻被其責罵無聊。 



  故事主人公曾空想過要英勇戰死沙場,此夢一碎後就一厥不振。但他只是區區後線小兵,一直未有機會親眼目睹戰爭殘酷,相較於此,主角蒙上的陰影不過九牛一毛,但他為此而日日胡思亂想,還要自視高潔,更是愚不可及。例外主角退役後當上郵差,常幻想來儲錢的女人是妓女,於是對其想入非非,說自己戀愛了,到知道她只是受託儲錢,而且有相識機會時,他卻聽到那鏗鏗鏘鏘,就馬上逃避,然後說自己失戀了,但明明從未開始過。



  這正是講年青人不知天外有天人上有人,輕易就自滿自大的稚嫰。小說中指的鏗鏗鏘鏘是當時年青人的煩惱,那煩惱對太宰治而論,不過是大驚小怪未成熟的想法。

  太宰治絕非無病呻吟之輩,那是世人對其誤解。他抑鬱無賴之形象,主要來自多次自殺的經歷,以及遺作人間失格,但是除此到底多少人還讀過他其他作品呢?太宰治才華洋溢,能寫出不同類型之作,有沉鬱也有奔放,有平實也有天馬行空。同時他亦很有骨氣有抱負,比如二戰時,他與當時普遍狂喜當中的人恰恰相反,他毫不掩飾表明其反戰立場。他洞察當中的醜陋黑暗,而沒沉醉於浪漫歌頌之中。因此覺得年青人因戰敗頹喪,不知以後如何是好的心情,和戰場上人的絕望相比簡直差天共地,不值一哂。

  人對事物的印象總會受眼界限制影響。眼界小於事物本身,就易變成瞎子摸象——知點皮毛以為目空一切,也就是所謂驕傲。驕傲可以是自大,也可以是自卑。自大者即以為自己看過的已最好,自卑者以為自己受過的已是最差。兩者也不外乎認為當下身處世界已為盡頭,輕易就滿足過來,安於活在幻想,而疏於考究真相。

  同理,時下很多人因為只看到太宰治靡爛生活的部份就羨慕不已,卻沒試圖了解本人的想法以及其才華並非一時可就。只憑單一作品就判斷作家一切是評論大忌,作家創作生涯往往很長,不能僅憑一時一作就評斷其風格以致全盤思想。甚至有些人會認為自己能寫幾篇,有幾個觀眾會為其鼓掌,收到些許稿費,就已經是太宰治了。然而太宰治一生一點也不易過,他不是王子病患者,他是真的經驗過侈華生活,真的反抗過他的地主家庭,既度過浮華,也嘗過家道中落,也經歷過戰爭,自殺過並死裡逃生過,他的心境不是空想家可以輕易模擬出來。他也為了做作家經歷千錘百鍊以成就洋溢才華,不是區區幾本書就能攀越過去。傳奇故事經常將人物的成功寫得異常簡單,但只要考究過多數就會發現,這些人的成功如不先搞得滿身泥濘都無需再想下一步如何走。


  換言之,不管苦樂,對於經驗尚淺者而論實在言之過早,如果只嘗過少少苦楚就害怕畏縮,或天真以為可以以之炫燿,自認是一個戰士。那對真正的戰士而言,無疑是在侮辱他們。一個人能如此妙想天開,實在想得太多,也想得太少。做太宰治?發夢嫌太早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