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21

香港人看港產片是義務嗎

日本人會說《刺客聶隱娘》有兩個日本人演所以是日本電影嗎?香港人會,
因為有在香港發展過的人演。


  有說「香港人怎可以不看香港人拍的電影」,尤其當香港人又拍出爛片,人人怨聲載道時,總會有人拿出這道教條。但這句話又有甚麼理據呢?

  搞清楚香港電影這件事,當我們談論香港電影時我們都在討論甚麼。一般來說我們認知的香港電影均指由香港人主導之電影,這是平實定義。但講到推介電影應指最能為香港作代表的電影,也就是有人問甚麼香港電影值得看時你會回答「某某電影非常值得看」。因此當講到香港人就要看香港人的電影就講不通了。因為我們關心到底這部電影有甚麼值得我們「選擇」去看,而不是因為是誰拍我們就有「義務」去看。

  香港電影又稱港產片,以八十年代前後為最高鋒,當時香港就有東方荷里活之稱,這些都是隨便上網找都會見得到的說法。當時一年就有上百部香港電影上畫,如今一年不夠十部。黃金時代撤底過去,真正文化沙漠來臨時,焦急難耐又想影業再興的香港人多少會想做一些傻事,就是勸人視看香港電影為義務,無論它好看與否。

  首先,其實不需急着定義何謂香港電影。從來沒人關心,更應該說很多人都很體諒,因為香港這地方太小。地方電影不能說純然有甚麼種族的人去拍,劉鎮偉《超時空要愛》(一九九八)用過南韓女星趙銀淑。在香港拍攝也行不通,因為很多時代劇如王家衛《東邪西毒》(一九九四)都因香港欠缺合適地方,而要到大陸拍攝。再者,這種削足適履的主張實愚不可及,想想就知道,哪裡的電影會限制自己在境內,又寧死不願邀請外人演出。就算要開創,搞如此定義的電影,香港人又不會肯割愛,將過去的經典排出去,例如將《東邪西毒》歸入陝西電影。

  之所以會有人介意香港電影之定義,大抵是近十至二十年都用得太濫,繼而越來越多人想定義它之故。正當香港影業衰落時,出現了另一種主張:去大陸拍電影,這些電影都稱為「合拍片」。如同前述,從來香港人就會去大陸拍電影,電影沒被審查攔截的也會在大陸上映,所以是廢話。而其意在:大舉放棄拍香港電影,跑去拍大陸電影,然後乞討幾部,將其歸入香港電影名下。這初時還講得過去,因為東方荷里活的招牌未破,片商自然覺得香港製作人和演員都是珍貴人才,而且千禧年後出了幾部可稱頒的諸如《少林足球》(二〇〇一)、《無間道》(二〇〇二)、《大隻佬》(二〇〇三)、《功夫》(二〇〇四)、《二〇四六》(二〇〇四)、《黑社會》(二〇〇五)、《投名狀》(二〇〇七)等作品,給人覺得香港影業不死。但頹勢漸露時,大陸電影給香港人參與部份比例也越來越象徵式,港產品產量隨之萎縮,「合拍片」般平起平坐資格也失去,全變成了大陸給你機會參與製作電影。然香港人並沒重視,反口顏無恥,如就算只有一兩個人參演或編劇都儘管叫合拍片,是好的香港電影金像獎就會頒個獎。好比侯孝賢的《刺客聶隱娘》(二〇一五)奪下了逾二十個獎項,就因為有舒淇和張震演主角,就被大刺刺說成為香港爭光,香港電影評論學會也接連刊登褒獎影評,「香港電影的評論」學會頓時轉型「香港的電影評論」學會。但其實舒淇雖然在九十年代香港影壇活躍,到千禧年後回到台灣發展,事隔十數年,也在《自由時報》說自己來自台灣,同例張震都有在港產片參演,然比舒淇不明顯得多。如果曾經在香港發展或出過幾部港產片者,他們參與的電影出了名,那就是香港電影的話,那樣誰不會關心香港電影的定義呢?又為何電影有妻夫木聰和忽那汐里演出,偏偏日本人就只說他們參演其中,並沒趁機說這是日本電影呢?

  香港影業陷入了自卑自負的狀態,香港人沉迷昔日經驗,他們等待的不是一把好劍,而是「逆輸入」。這難熬的歲月日本也曾經渡過,黑澤明自傳《蝦蟆的油》提到,《羅生門》(一九五〇)拍攝時為製作公司多番阻攔,也解僱了很多人,但當它蜚聲國際回流時金主卻自稱電影大推手。日本在二十世紀因徹底戰敗,國民心理陷入低谷,這時如坂本龍一、隈研吾、黑澤明這些如今為人愛戴的奇才都無人賞識,要為外國發掘時才受擁戴,那樣的欣賞根本不是就着他們才華,自卑感驅使下的異國崇拜,全盤接受別國角度的籂選而未經自己腦袋。

  日本人是從下而上來,香港曾經試過,但到落坡時不懂怎樣上去了,且原本山頭回不去又不想找新山頭。就在這樣局面之下,香港人歇斯底里起來,如埋怨沒人賞識他們的電影、沒資源搞大製作等等,似乎忽略了過去他們是如何走出來,拍的電影也不見得因為資源問題而不可觀,而是更根本的問題。

  黑澤明正是低成本製作的能手。他出名「土法煉鋼」,拍森林就真走到森林拍,霧乃即場撥粉撥出來,其成名仗賴精鍊故事和要求大小演員細緻演出,因為電影公司總不賞識他,不願花錢在其上。縱然過了良久,黑澤明電影仍有大量作品被譽不朽之作,可見其衝破成本之侷限。

  香港影迷和電影製作人的情況就似忠臣藏要刺殺吉良家一樣。因不甘廢藩末落而要想辦法翻身,然而始終不得其法,又難忘過往風光,於是在苦無對策下,慢慢又當初數百藩士減至少於半百,目標也由降到理想,再變成了夢想。現在,他們最需要的是深切反省,然後再刺上精準一刀。相反,若還想找香港大眾麻煩,非因他們生活在哪就要看那裡電影不可的話,難免香港大眾都要討厭自己地方出產的電影,豈非會得不償失嗎?該多想想更應花心機在甚麼地方上了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