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28

史談(2):謙遜與憂患

   謙遜和居安思危同為寫史讀史的應有態度。讀者須不斷懷疑史料真偽,除此也需要謙遜。因為懷疑是汲取精華的法門,而謙遜乃讓你可以盡情汲收。謙遜是要放下身段,不要讓自己受成見制限,讀史該不亢不卑,以平常心面對,態度也要學會居安思危,常存憂患意識。不是盡求可自我吹噓之處,而是尋找值得學習的經驗,以保自己將來可以迎難而上。易言之,把史家留下的精華盡力過濾汲收,此為對史家們最大的敬意。相反寫史之人也要謙遜老實的寫,不要被偏見和貪婪迷惑,擅自去寫子烏虛有,或誤人子弟的史料,以奉上最好的禮物給後人。

  人是經驗動物,不但會從經驗中學習,也會將之記錄傳承。而那些被記錄下來的資訊,則謂歷史,它們盛載着精華,等候後人汲收,使後人能鑑古知今,以節省時間使人生更為充實,延續未完之路。可如何去接受歷史又是後人的自由,因此不去汲收精華,僅聊以自娛者亦比比皆是。

  日本戰勝清朝正因務實。清朝多次潰敗是因為天朝心態和長年養尊處優換來的懶散。相反日本眼見清朝初敗時,幕府就決定轉攻為守,養精蓄銳。中間雖有佐幕佐皇兩派之爭,亦無改攘夷目的,終可跨過清朝。此後日本馬不停蹄,先用清朝賠款作育英才,老實經營臺灣,後來借和俄國協議租來的南滿洲發展鐵路業。如此富國強兵,扶搖直上。

  不過亢龍有悔,日本墜落也因為不再謙遜自省。日本越攀上高鋒就越自命天高。同時養成自虐史觀——當受損時,對自己所作所為渾然不覺,還以為無辜受害。比如以解放朝鮮為由侵略朝鮮,在俄國攻打蒙古時偷襲西伯利亞,美國要吞併夏威夷時走來說三道四,又以防禦為由侵略中國。日軍善襲不善拖延,但在二戰時卻一次又一次把原定計劃推倒,像個病態賭徒的賭下去,吃下敗仗後,無法接受現實,覺得被算計了,以為還能打下去,此後日本長處低谷。可幸現今越多日本史書對當時的天真多有反省,這種務實又回來了。

  而日本絕非孤例,同樣錯誤還是在不同地方發生。如毛澤東高舉馬克思史觀,把過去歷史都說成圍自己轉一樣,在霸權成立起行神權統治,但政治軍事屢敗下,仍自圓其說,把每次失敗都扭曲成勝利以穩民心,好讓自己可以迎接更可怕的潰敗。而美國自發展出核彈後也逐漸起了自己是超人的錯覺,處處合理化自己的暴行。如對已經頻臨敗局的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以和平為由鎮壓小國,扶植地方勢力成怪物讓他日可以正義之名去鎮壓它。

  不論成敗,驕傲和懦弱皆為劣根。甚麼事都首先認定成功,硬要找好處安慰自己,那就難再留意可改之處,捨本逐末。重點不是你進步與否,而是時間殘酷。競爭時,你不從錯誤學習,就算你當初比人強,你遲早也會被超越。就算僅是自身之事,不反省也會令自己重蹈覆徹。若你逃避,將來的選擇也會不斷減少。而歷史就是如此美好之物——前人先犯了某些錯誤或找到出路,於是傳給後人知道將來應當注意甚麼。將來你我都會成為歷史的一部份,讓未來的我們可以走得更遠。

  以香港為例,2014年的雨傘一役於參與的香港人角度無疑是慘敗。此役之失有三:香港人懦弱醜態畢露讓人乘虛而入香港人為此事自滿。以上無論何點以現今時評人想到的好處加起來都無法彌補的,因為弱點敗露則不能守弱,讓人乘虛而入則出賣情報。如此還蒙於鼓裏自我陶醉,更是失敗中的失敗。如今所謂香港左翼還要穿鑿附會,把事態扭曲,神化自己。彷如二戰後日本的日教組改寫歷史,把見步行步的日本人講得神通廣大,以此種講法去欺騙國民,相信自國其實強大,不讓國民面對,這不過是在把低潮期拉得更長之為而已。

  歸根究底,香港人的弱點就是自滿不謙遜。而這問題是比清朝更過之而無不及。清朝幾曾財雄勢力,古人自滿乃有根有據。香港人縱然兵敗如山倒,卻自信是長勝將軍,寧死於夢幻都不願花掙扎求存,實在愚不可及,不值予半分可憐。

  這些人進如此窘局,正因不重史學。香港人小時課本講述的香港,不單流於幾十年前的陳舊風光而非今時實況,還刻意把香港寫成無力自主的彈丸之地,灌輸時人無力自救,只能盼人拯救的假象。至於教授他國歷史的課本,更是支離破碎,雜陳野史的過時資料,又以統治者角度史觀的歷史,且越削越粗疏,使學生難養成歷史興趣。香港人受如此薰陶,自缺乏行動力,既不懂製造歷史,也不慣記錄歷史,更不會閱讀歷史。因此,香港人需要歷史補完自身。

  讀寫歷史是修心之行,亦是回天之道。讀者尋找與自身過去現在將來相似之史料鏡鑑比照,讓自己如在瀑布之下,任由歷史灌頂,以磨鍊精魂,洗滌心靈。更可把經歷記下,反思功過,亦為日後自省之用。

史談
(1)準確與懷疑